1190 字
6 分钟
汽车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(EMC/EMI)设计技巧

随着汽车行业对电子系统的依赖不断增加,确保这些系统在电磁干扰(EMI)环境中能够稳定运行,并且不会对其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,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。本文总结了设计符合汽车EMC/EMI要求的一些技巧和方法。

1. 减小回路面积#

在有磁场的环境中,导电回路会像天线一样将磁场转换成电流。回路的电流强度与回路面积成正比。因此,应尽量减少回路面积,特别是在差分信号和共用电路的情况下。比如,显示器和发动机控制单元(ECU)之间的连接,必须保持较小的回路面积,并考虑使用电感或铁氧体珠来切断射频(RF)回路。

2. 使用旁路电容#

CMOS电路因其高速度和低功耗而广泛使用,但其切换过程中的电流波动会产生EMI。通过在每个电源引脚附近放置旁路电容,可以减小电流的波动,降低电磁干扰。建议使用不同容量的电容并联配置,如1µF和0.01µF,以应对不同的电流需求。

3. 良好的阻抗匹配#

当高频信号经过传输线时,如果遇到阻抗不匹配,会导致信号反射,从而产生EMI。设计传输线时,要注意信号线和接地面的连续性,避免信号线上的锐角或不连续性,确保传输线的阻抗与设备要求匹配。

4. 适当的屏蔽#

通过将电路中的干扰部分用屏蔽罩包围,可以有效地将产生的电磁干扰引导到接地处,防止其传播到其他系统。屏蔽可以是简单的导电外壳,也可以是定制的金属外壳,针对特定的干扰源进行覆盖。

5. 缩短接地路径#

接地电流的回流路径是避免EMI的重要部分。理想情况下,电路板应有专门的接地层,且路径尽量短。然而,某些电路板设计可能会导致接地路径过长,容易成为天线并引发噪声。设计时要避免接地面的开口和不连续性,确保接地电流路径短且直接。

6. 适当的逻辑速度#

采用过快的逻辑电路可能会导致信号过快变化,从而产生高频噪声。为了减少EMI,应尽可能选择满足时序要求的最慢逻辑。例如,通过降低驱动电流或在逻辑线中加入串联电阻,减少信号的上升/下降时间。

7. 电源线路电感#

在电源线上添加电感或铁氧体珠,可以有效地限制电流波动,减少动态电流对电源的影响。这样可以保证电流主要从旁路电容中提供,而不是从电源返回,减少噪声的产生。

8. 开关电源输入端的电容#

开关电源由于在工作过程中涉及DC到AC再到DC的转换,其开关频率可能会产生噪声,特别是在AM无线电频段。这种噪声可能会通过电源线传导到其他系统,影响车辆的AM收音机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通常将开关频率设计为高于AM广播频段,并在开关电源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加装滤波器,减少高频噪声的传播。

9. 避免共振#

在电感和电容的使用过程中,要注意自谐振现象。如果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组合形成了LC回路,可能会在某个频率产生共振并导致噪声问题。可以通过在电感上并联电阻来消耗共振能量,避免这种情况。

10. 扩展频谱时钟减少峰值噪声#

对于高速数据总线和时钟信号,采用扩展频谱时钟(Spread Spectrum Clocking,SSC)技术,可以将时钟信号的频率稍微调整,使其覆盖更宽的频谱,从而减少某一频率上的噪声峰值。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电磁干扰,尤其适用于视频传输和其他高速数据应用。

总结#

随着汽车中电子系统的逐渐增多,EMC/EMI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。通过采取上述措施,如减小回路面积、使用旁路电容、优化阻抗匹配、做好屏蔽和接地设计等,设计人员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干扰,确保汽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
汽车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(EMC/EMI)设计技巧
https://hw.rscclub.website/posts/tislyt636/
作者
杨月昌
发布于
2025-03-18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